精彩早知道④:9日高中观课课表(附教师简介)!

     此次将展示6节高中课堂,都有哪些老师的什么课将要展示呢?我们一起提前一睹现场展示课教师的风采吧。
时间:11月9日下午
地点:杭州第二中学(滨江校区)
高中第一组:化学实验室3
高中第二组:阶梯教室一
高中第三组:阶梯教室二
教师风采
郦勇
郦勇,2012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现任杭州二中化学竞赛主教练,竞赛班班主任,化学教师。获杭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、杭州市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、杭州市实验调演一等奖、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,全国化学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、杭州市系统级教坛新秀等多项荣誉。任化学竞赛主教练三年来,辅导学生获浙江省化学竞赛一等奖63人次、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22人次,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一等奖4人,二等奖1人。2018年高考中,任班主任班级18人进入清华北大深造。
吴秋波
吴秋波,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物理教师,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。担任物理学科竞赛辅导老师,指导的学生在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、二等奖。担任“OM科创社”、“IYPT社团”等社团指导老师,指导的学生在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、江苏省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竞赛JSYPT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。担任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,参与编写校本教材《科学思维方法》。曾三次获得武进区政府嘉奖,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,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。多次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,校优秀教师。
在教学方面,取得了不错的成绩:参加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,获得区一等奖;多次开设区级公开课,获得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。
在科研方面,也是成果满满:论文《宇宙速度的再认识》在省级期刊《试题与研究》上发表。多篇论文,如《 浅谈图像法在运动学中的应用》、《微积分知识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》、《探讨多过程动力学问题》在省级刊物《新高考》、《时代学习报》上发表;论文《创新物理实验让课堂教学更出彩》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年会上做专题发言,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;论文《解答高考实验题的策略和技巧》在常州市、无锡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会上做大会交流;参与省级课题《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研究》、《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》,并主持研究相关微专题。
李冰
永康市“精准教学项目实施办公室”副主任,永康二中数学一线教师,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。2016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,组建微课团队,历时2年制作了2000多个微视频提供学生点播观看。曾获“一师一优课”部优、全国数学优质课三等奖、“数学周报杯”全国微课大赛特等奖、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、浙江省高中数学微课比赛第一名、永康市名师、永康市教坛新秀。多个省级课题执笔人,多篇论文获省、市奖项,受邀多地演讲智慧教育。团队获市教育局专项经费支持,打造的信息化校园受到高度关注。自主研发的“自主学习机”放置于学校走廊提供学生咨询问题,目前已申请专利,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、China Daily都对此进行了报道。打造的学校“自主学习空间”,方便了学生选课走班,学生可随时进入空间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。打造的两个“平板实验班”进行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学范示研究”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刘利祥
刘利祥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陕西省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地理教师,本科学历,教改学科带头人。曾先后获得骨干教师、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、先进教学个人等称号,连续多年在省市区各级论文、课件、赛课评选中荣获一、二、三等奖,多篇论文在各级期刊杂志报纸上发表。熟练掌握多种教学信息化技术,精通摄影、摄像、后期剪辑、微课录制、微信公众号运营。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全校推广,新技术在教学上的不断探索和应用,个性化泛在化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,使其在个性化自主学习领域有期独到的见解。
陈宇歆
陈宇歆,女,1994年出生,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,历史学与地理学双学位学士,现任武汉市第二十中学地理教师。热爱教师行业,工作勤恳负责,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,坚持以爱心感染学生,是学生的良师益友,教学成绩优秀。2017年武汉市中小学教育云“三优”评比二等奖,江岸区中学第八届“三优”评比优质课一等奖。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,是我一生所追求的目标。
范广通
范广通,男,1987年4月生,本科学历,高中政治学科中学一级教师,目前就职于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学校。曾获深圳市光明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;深圳市宝安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;2017-2018学年深圳市宝安区教坛新秀。并多次获得校“十佳班主任“、“最受学生欢迎老师”荣誉称号。
教育格言:习于智长,优与心成,有爱相伴,一路花香。
版权所有:中央电化教育馆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
地址: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,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部   电话:010-66490905
技术支持:浙江小虫科技有限公司  电话:400-801-8588
京ICP备09059518号-15 中小学电化教育研究